同有意指,耳、目、口、鼻与人脸无时间无后。
如在《离娄下》中,孟子先明人皆有异于禽兽者几希,这是明心的工夫,明人禽之别,接着讲君子存之,这是存心的工夫,说明君庶之别的形成。孟子的明心与存心前后相随、紧密相连,性善立本论与性善存养论也是如此。
[14]蒙培元,2006年:《蒙培元讲孟子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。人物之生,同得天地之理以为性,同得天地之气以为形。孟子性善针对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人禽之别。人禽之别的仁义礼智之端不仅是先天的、普遍的,也是绝对的。再如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的养老存孤,养老存孤的存也是养、养护,存孤即养孤。
换言之,绝大多数当代学者认为孟子性善包含仁义礼智之端和仁义礼智之德,但在性本善与性向善这两种观点对峙之前,学者们是将它们结合在一起进行论述,而在这两种观点对峙之后,学者们才将二者区分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。接着为善的能力、仁义礼智之端,孟子言仁义礼智之心,言仁义礼智。⑥郝经:《立政议》,《陵川集》卷32,《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》第1192册,台湾:台湾商务印书馆,1986年,第361页。
④关于此问题的研究,可参:连立昌、王见川:《金元时期之糠禅初探》,《圆光佛学学报》第3期,1999年2月。后来,稍涉佛书,心有所得,辄自矜大,眼界颇高?,自谓昔予在京师时,禅伯甚多,惟圣安澄公和尚神气严明,言辞磊落,予独重之,时往参请。他与苗兰对弹的五十余曲是什么?我们今天不能尽知。他是辽太祖长子东丹王托云八世孙,其父耶律履通六经百家之书,尤邃于《易》、《太玄》。
大弦忽一抢,应弦如破的。悲夫!?楚材的见地超乎常群。
如《十无问答》云:无弦琴,不是知音莫与弹。? 因此他弹琴时不喜吟揉,而重在体悟其洗涤烦襟的功用: 一曲悲风历指寒,昔年曾奉万松轩。诗云:寂寞河中府,清欢且自寻。今揣君之心,果为本分事以问予,予岂得犹袭前愆,不为苦口乎?此时楚材方知澄公一直是在顺着自己的习气方便接引,于是更请授末后句,澄公曰:予老矣。
用我必行周孔教,舍予不负万松轩。③释超永:《燕京报恩寺万松行秀禅师》,前揭书,第256页中。渌水营秋思,青松傲岁寒。《离骚》泣鬼神,《止息》振林木。
(《文集》卷12,第256页) 8 以为真有所得。?楚材所谓危座整襟即如对长者,调弦思沉沉即定神绝虑,情意专注,身、心、琴三位一体,宛如佛教徒做佛事,对琴事可谓极尽恭敬。
其实,在儒家传统中也不乏这种思想,以为一个人只须由仁义行即是圣人,是否事二主不过其应世的不同方式,本来不成问题。一代名相溘然长逝,蒙古诸人哭之如丧其亲戚,和琳为之罢市、絶音乐者数日,天下士大夫莫不茹泣相吊?。
(耶律楚材:《琴道喻五十韵以勉忘忧进道》,《文集》卷12,第256—257页)所谓新轮,即《庄子?天道》所记轮扁的职业,轮扁告诉齐桓公,妙道超言绝相,只能神会,不能言传。琼珠落玉器,雹坠渔人笠。楚材礼万松老人为师时,后者已历奉章宗诏说法内廷、住持中都栖贤寺和仰峤丛林等大剎?,所受礼遇几等国师。⑧耶律铸和诗云:隐隐延山友,痕然月下弹。稍感宽慰的是,我们发现楚材所弹谱曲曲名,除了《南风》、《高山》、《流水》、《阳春》、《离骚》、《洛浦》、《三润雪》、《秋宵步月》、《秋夜步月》、《泣麟嗟凤》外,都见载于此前宋僧居月纂集的《琴曲谱录》?,不知两者是否有传承关系。麻笺聊写字,苇笔亦供吟。
洞箫耗予气,秦筑恶郑声。从来谁识龟毛拂,到底难调胶柱弦。
检《冬夜弹琴颇有所得乱道拙语三十韵以遗犹子兰》一诗所载,有《髙山》、《秋水》、《阳春》、《白雪》、《洛浦》、《楚妃》、《离骚》、《广陵散》(又叫《止息》)、《秋思》、《三乐》十曲。(赜藏主:《古尊宿语录》卷1,北京:中华书局,1994年,第 耶律楚材:《过云中和王正夫韵》,《文集》卷3,第61页。
南渡的苗秀实则日从杨云翼、赵秉文等士大夫游,其琴道也出神人化,其分别古今操弄孰雅孰郑,犹数一二而辨黑白也,常(常疑为尝)选古人所传操弄百余篇有古意者纂集之,将传于世,危急存亡之秋,良未暇也?。⑦耶律楚材:《文集》卷7,第150页。
?参耶律楚材:《弹〈广陵散〉终曰而成因赋诗五十韵》,《文集》卷11,第242页。楚材不许贾非熊抚弄这类琴歌,是担心他染着于世间俗情,不能证人松风全似五弦音的超尘绝俗之境。诵数过,左右无晓书者,即忘之。⑥元好问:《故金尚书右丞耶律公神道碑》,《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》第1367册,第751页。
幸赖明天子在上,谏行言听,故奋袂直前,力行而不顾。楚材死后,有人构陷他,说他久居相位,天下贡赋半人其家。
至今千载间,此论不可迁。呼童炷梅魂,索我春雷琴。
由此出发,楚材提倡三教合一之论:不在寻求不在参,谁分西北与东南。孔子没有明确将古琴划归雅乐,但从司马迁的记载看,我们知道他非常喜爱古琴,他的琴学修养也很高,曾潜心向师襄习琴曲《文王操》,能将《诗》三百篇弦歌出来,不时与弟子作琴瑟之乐?,后人更传他创作了《幽兰》、《猗兰》、《将归》(又名《陬操》)、《龟山》、《获麟》等操?。
又此诗序云:予爱栖岩,如蜀声之峻急,快人耳目。有艳淑女在闺房,室遂人遐毒我肠。关于此曲的详细研究, ①②耶律楚材:《文集》卷11,第Ml、24〇,24〇页。楚材幼慕佛法,早参禅道,及遭忧患以来,功名之心束之高阁,求祖道愈亟?。
? 松轩,万松老人的兰若万松轩;刍狗,语本《老子》第5章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,指对一切众生平等无别;烹小鲜,语本《老子》第60章治大国若烹小鲜,指治理大国要像烹煮小鱼一样小心翼翼或游刃有余;牛边休执杖,语本唐末宋代兴起的《牧牛图颂》,指参禅者已达到忘牛存人或人牛俱忘境界?;香山指白居易,号香山居士,此谓白居易尚有偏执,不够究竟。元太宗元光七年(1230),楚材41岁,曾作《和景贤七絶》,其六云:年来衰老四旬余,愿与人间万事疎。
依雪岩二年,尽得其底蕴,付衣偈,勉以流通大法。万顷松风皆有趣,一溪流水本无心。
制曲而外,楚材还善斲琴,曾得故宫门坚木三尺许,新为琴,有清声?。凡此种种,从禅宗角度说都是余习未尽的体现。